清晨,紅日破雲而出。蓮花山頂,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塑像沐浴在金色的朝陽中。他的眼前,是高樓林立、生機勃勃的深圳中心區;他的身後,25個燙金大字閃閃發光:“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,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。”1984年1月,小平首次視外接式硬碟察深圳後題寫的這段話,已成為中國改革開放史的一段里程碑式的珍貴記錄。
   ■ 深圳ssd固態硬碟價格特區報記者 任 琦
   深圳巨代償變讓小平越看越高興
   1984年1月24日至26日,小平第一次來深圳視察。深圳博物館改革開放史展廳里,小平當年視察深圳時乘坐的白色中巴,和他當時下榻的迎賓館桂園的套房,被完整地保存下來。房間的裝潢書桌上,筆墨擺放得整整齊齊。
   “我們準備了一捲上好的宣紙,就放在小平房間的桌上,希望他老人家能寫下點什麼。可是,直到小平離開,這張紙上仍是一片空白。”時任深圳市委秘書長的msata鄒爾康憶起往事,仍心潮澎湃。雖然白紙讓深圳市領導有些許不安,但小平能來,是深圳幹部群眾日盼夜盼的事情,“深圳在短短幾年間取得了巨大的經濟成就,但政治上卻受到很多指責。當時,在辦特區的問題上,有太多爭論和困惑需要得到澄清和解釋。”鄒爾康說。
   “上世紀80年代初期,雖然出現了許多不利於深圳的輿論,但在小平來之前,中央領導班子成員幾乎都曾到深圳視察,帶給小平的話也基本是正面的。所以,小平此次視察,並非心裡完全沒底,更多是為了親自瞭解情況到底如何。”深圳市史志辦研究人員王碩向記者展示翔實的史料,講述此次南方視察的歷史背景。
   1月24日下午,小平聽取了時任深圳市委書記兼市長梁湘長約40分鐘的彙報,其間沒有插一句話。彙報結束後,深圳市領導請小平作指示時,他說,這個地方正在發展中,你們講的問題我都裝在腦袋里,我暫不發表意見,因為問題太複雜了。
   “當時小平身邊的工作人員向我們打招呼說,老人家此行主要是親自來看看深圳的情況,並且規定了三個‘不’:不陪餐、不題詞、不見報。所以接下來的行程中,誰也不再提題詞這事了。”鄒爾康說。之後,小平利用兩天時間,實地視察羅湖國際商業大廈、漁民村、中國航空技術進出口服務公司、蛇口工業區,他看得、聽得很認真,但說得很少。鄒爾康向記者展示了一張照片,圖中,小平站在國商大廈樓頂,帶著深思遠慮的表情遠眺羅湖城區,“面對深圳的巨變,小平在思考啊!”
   “我透過鏡頭,看到小平越來越高興。”深圳特區報原攝影部主任江式高全程參與採訪。他說,看到深圳4年間取得了這樣了不起的成績,小平非常高興,甚至在參觀明華輪時題寫了“海上世界”四個大字。但自始至終,他沒有對深圳的工作有明確表態。
   小平題詞一錘定音給予深圳充分肯定
   現在深圳市博物館里陳列的小平題詞,落款是“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”。而當年小平離開深圳時並沒有題詞。這是為什麼呢?
   1984年1月26日下午,小平一行離開深圳前往珠海。在珠海視察結束後,他寫下“珠海經濟特區好”的題詞。
   “消息傳到深圳,大家都著急了!小平肯定了珠海特區好,是不是深圳經濟特區有什麼做得不好的地方呢?小平的態度關係到外商投資的信心和深圳的發展環境,容不得一點懈怠。”鄒爾康回憶說,市委緊急召開常委會議,決定派時任市接待辦主任的張榮到廣州請小平給深圳題詞。
   雖然時隔30年,但張榮對當時的情形依然記憶猶新。“1月30日下午,我趕到了廣州。省委接待辦的同志得知我的來意,非常支持,將我安排在珠島賓館新6號樓,離小平所住的1號樓僅隔一條小溪。”連續兩天,張榮都通過小平的家屬和身邊工作人員表達深圳的願望,雖然得到了口頭上的支持,但並沒有如願拿到題詞。
   “當年2月1日是大年三十。那天上午,省接待辦的同志通知我做好準備。我早早在1號樓的會客廳擺好筆墨和宣紙,滿懷期待地等待著。”果然,上午10點左右,小平回來了,直接來到會客廳,並親切地同張榮打招呼。“小平走向書桌,毫不猶豫,提腕便寫下‘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,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。’最後落款時,他特意把時間寫為‘一九八四年一月二十六日’,說明他還在深圳時已經有這個評價了。”
   張榮當即通過電話向深圳報告喜訊。“我一直守在市委電話機旁等消息。逐字記下張榮口述的題詞時,內心激動萬分!”鄒爾康笑著說,外出調研的市領導們很快趕回,聽他逐字逐句念了三遍題詞內容,“大家都喜出望外,就差沒跳起來了!”
   “這份題詞是對深圳、對經濟特區更加完整、更加明確的肯定。經濟特區,這個由小平倡導、中央決策,橫空出世的新鮮事物,成敗是非,得到了一錘定音般的階段性答案。”王碩這樣評價。
   1984年2月2日,是甲子新年大年初一。一大早,小平為深圳特區的題詞就通過《深圳特區報》、電視、廣播與市民見面了;香港電視臺立即轉播,每隔5分鐘就播放一次。小平的題詞在海外引起強烈反響。
   為形成改革開放新格局奠定基礎
   “我們建立經濟特區,實行開放政策,有個指導思想要明確,就是不是收,而是放。”“這次我到深圳一看,給我的印象是一片興旺發達景象。……這次看出了一個問題,就是特區是個窗口,是技術的窗口、管理的窗口、知識的窗口,也是對外政策窗口。”
   以上談話收錄於《鄧小平文選》,是小平南方視察回京後,於1984年2月24日召集幾位黨中央、國務院主要領導開會時所講的。在這一次會議上,他提議增加對外開放沿海港口城市。當年3月,包括廣州和湛江在內的14個沿海城市,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首批對外開放城市。隨後,又相繼成立長江三角洲、珠江三角洲、閩南三角洲等沿海經濟開放區,為形成由特區到沿海、由沿海到內地的多層次開放經濟新格局奠定了基礎。
   “3月的全國沿海城市工作座談會結束後,中央委托深圳市委舉辦兩期學習班,向沿海各個城市的負責人介紹深圳發展的初步經驗和教訓。一時間,各省市的主要負責同志、中顧委、全國政協、各民主黨派,以及中央機關部委、駐外使館、各國駐華大使,還有當時美國副總統老布什、意大利、法國、西班牙共產黨領導人,東歐各國領導人等都紛紛來深圳考察。深圳從此聲名大噪。”已經年逾八旬的鄒爾康憶起火紅年代,依然壯心不已。
   “1984年,是深圳經濟特區歷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。從這一年起,深圳開始初步向全國輸出先進經驗,確立了改革開放排頭兵的地位。”王碩分析說,“時間就是金錢,效率就是生命”、“深圳速度”等提法大膽解放了思想,成為響徹全國的口號;工程招投標制度、依靠銀行貸款搞建設等試驗性做法紛紛為國內城市所效仿;生機勃勃的深圳,成為香港看內地的一扇“櫥窗”,也成為內地吸收香港先進經驗的一個“窗口”。“深圳迎來了又一個大發展的春天,南海之濱就這樣崛起一座奇跡之城。”
   雄關漫道真如鐵,而今邁步從頭越。回望30年前的崢嶸歲月,靠改革起家的深圳,仍要靠改革不斷壯大。前方,全面深化改革的征途已經展開……  (原標題:25字題詞催生改革開放春天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k14ekff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