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京報訊 (記者饒沛)車難停、環境亂,老舊小區的這些問題有望得到改善。目前,朝陽區56個老舊小區正在構建準物業管理,預計年底前完成。屆時,朝陽區將有151個老舊小區實行準物業管理,除個別不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外,基本實現全區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“全覆蓋”。
  產權主體多元 老舊小區管理難
  目前,朝陽區城區有1080個自然小區,其中無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171個。這些老舊小區大多建於上世紀80年代或更早,普遍存在規劃設計滯後,房屋破舊老化、公共生活環境較差等問題。
  據朝陽區社會辦介紹,隨著住房政策制度改革和企業改製,產權單位大量棄管,由此帶來老舊小區管理難題,其中包括產權主體多元,管理責任不清。據統計,171個老舊小區,涉及產權單位974家,其中六里屯街道十里堡北里社區的產權單位多達39家。
  此外,實施房改政策之後,單位房變成了私有房,老舊小區的管理卻沒有相應的配套政策。
  準物業管理 近四成小區“零發案”
  在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工作推進過程中,朝陽區明確“四有目標”:有治安防範、有維護維修、有綠化保潔、有停車管理。
  實行準物業管理前期,採取政府投入、整合社會資源的方法,對小區硬件設施和整體環境進行綜合整治,重點是修補圍牆、硬化路面、改造綠地、施劃停車場、粉刷樓面、更換門禁等,使其具備準物業管理基本條件。
  隨後,在自願參與的基礎上,通過居民投票產生由5至7人組成的一個小區自治管理委員會,負責小區“自我管理、自我服務”的具體組織、協調工作;同時各小區成立治安巡邏、專業維修、糾紛調解和環境維護等多支志願服務隊伍。
  在這些老舊小區,按照居民自治管理的原則,採取居民代表會、問需會、居民議事協商會、聽證會等形式,廣泛征求居民的意見建議,通過民主協商解決小區的服務和管理問題。小區自治管理委員會對物業費、停車費等各項收費及開支賬目定期向居民公示。
  有數據顯示,在已實行準物業管理的老舊小區中,志願者人數增長了51%,可防性案件下降了62%,近四成小區實現了“零發案”。
  ■ 案例
  呼北社區 註冊停車公司緩解居民停車難
  呼北社區有著可以讓不少人羡慕的教育資源:兩所幼兒園和一所小學,不過,這也讓這裡的交通飽受壓力。
  居民稱以前停車只能見縫插針
  居民冀先生稱,自己住在呼北社區最擁堵的一條道路邊,“小馬路這麼窄,可每天接送孩子的車能有幾百輛,每天早晚堵得水泄不通。”
  此外,由於呼北社區屬於老舊小區,在建設時沒有考慮車位問題,停車只能見縫插針。“我晚上回家時,說不准要在小區里繞幾圈才能找個位子把車停下。”冀先生說。
  呼家樓街道呼家樓北社區黨委書記殷金鳳稱,該社區自然條件非常複雜,一是路口多;二是學校、幼兒園多;三是政府機構多;四是小區道路狹窄。同時隨著社區西側的四棟商務樓宇的建成入住,社會車輛大量涌入小區,造成小區停車難和交通壓力大的問題凸顯。
  社區開闢停車場共54個固定車位
  殷金鳳表示,針對以上難點問題,通過反覆協商擬定了一份《停車管理辦法草案》,提出“四證一卡”低成本不盈利服務居民的管理模式,即:停車證、兒童接送證、探親證、單位員工證及《探親訪友優惠卡》。
  為完善小區管理的硬件設施,呼家樓辦事處投資近百萬,聘用了24名保安人員,他們基本上以本小區和鄰近小區中的退休、下崗失業人員組成。
  社區還註冊了一個停車公司,申請了小區停車資質,辦理了小區停車場責任險;設定和完善了四個單向出入口和必要的單行循環路線,設置了導向交通標示,規範小區交通秩序,同時開闢兩個可存27輛車的固定車位停車場,基本滿足了居民的要求。
  今年該社區又升級了收費系統,避免了人為收費中的弊端,使管理和服務更加規範更加完善,也提高了服務效率。居民辦證率由去年的90%提高到100%,小區的交通狀況得到根本的改變。  (原標題:朝陽老舊小區準物業管理將“全覆蓋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k14ekffk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